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8月5日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: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7月再度下探。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7月平均為123.0點,環比下降1.2%,同比上漲31.0%。
谷物價格指數進一步下跌
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7月平均為125.5點,環比下降3.0%,同比上漲29.6%。
就玉米而言,阿根廷產量高于早前預期,美國產量前景向好,因此國際價格環比下跌6.0%。中國取消陳年玉米作物訂單,也使玉米報價承壓。不過,巴西作物長勢仍不樂觀,脫粒進度遠落后于去年,國內高價行情促使農民直銷國內市場,因此價格獲得一定支撐。
大麥和高粱出口價格7月也分別下跌6.4%和5.3%,從中主要看出進口需求不振。
反觀小麥,北美作物長勢依舊不佳,持續干旱導致加拿大硬粒小麥和美國春小麥歉收,因此報價7月逆勢上漲1.8%,創2014年中以來新高。另一方面,歐洲部分地區作物前景受暴雨影響,俄羅斯年初產量稍稍不及預期。南半球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生產前景依舊喜人。
至于大米,高價運費和物流障礙已使銷售推進緩慢,新作物上市和匯率波動則使銷售形勢趨于嚴峻,因此國際價格7月加速下探,創近2年新低。
聯合國糧農組織對2021年全球谷物產量的預報相比6月預報水平略有下調,至28.17億噸,與2020年相比仍有1.7%的增長(4780萬噸),創歷史新高。環比下調的主要原因是粗糧產量變化,本月預報數為15.13億噸,比上月預期減少300萬噸。2021年世界小麥產量預報數下調100萬噸,至7.847億噸,較2020年同比仍有1.2%的增長。2021年世界大米產量預報數達5.195億噸,較2020年上升1.0%,創下新記錄。
2021/22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環比下調1500萬噸,至28.1億噸,與2020/21年度相較增長1.5%。下調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飼用玉米消費量低于預期,而其它飼料和工業用途消費量預期則大幅增加。盡管如此,世界粗糧消費量預計仍將比2020/21年度增長0.9%,在2021/22年度達到15.1億噸。
世界谷物庫存量有望在2021/22年度首次迎來增長。2021/22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預計將高于期初水平。自2017/18年度以來,世界谷物庫存量首次迎來上調,本月預報數大幅上調2400萬噸,至8.36億噸,與去年的低位相比增長2.4%。其中,主要驅動因素是中國玉米庫存量預計將處于高位,達1.52億噸,較前次預報增長近2400萬噸,比修正后的期初水平增加300萬噸,六年內首次迎來同比增長。
糧農組織2021/22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較6月略有上調,達4.72億噸的峰值水平,較2020/21年度貿易量同比增長0.8%。其中,2021/22年度世界粗糧貿易量(7月/6月)預計將維持在2.35億噸,接近2020/21年度估計數。中國持續大量購入玉米,支撐2021/22年度玉米貿易量繼續保持在創紀錄水平。
來源: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,中華糧網綜合整理。